All Stories

北投溫泉/古香篇/溫泉建築三寶 很有個性

2001/12/09 00:00 記者莊士賢/台北報導.攝影 北投溫泉從日據時代開始發跡,溫泉館林立有如過江之鯽,至今,北投仍保有日據時代遺留下來的古老溫泉館,目前仍有對外營業的有瀧乃湯、星乃湯(逸屯)及吟松閣,此三家古色古香的老浴場被譽為「北投溫泉建築三寶」,喜歡懷舊復古風的您可撥允造訪,也許是經營歷史悠久,老顧客眾多,此三家「粉有個性」,不太理會「生面孔」,所以首次造訪者要有點心理準備。 瀧乃湯 約建於1907年的瀧乃湯,可說是北投所存留最古老的浴場,也是純日式建築、僅泡湯不提供食宿的「純浴場」,整體建築瀰漫濃郁懷舊風格,且帶有庭園曲徑的優雅氣質。在日據時代由於它的入浴費用便宜,每人僅收三錢,因此又有「三仙間」的稱號。或許是記者太過杞人憂天,看著擁有歷史歲月的磚瓦、樑柱,不免擔心它們是否牢固,會不會在泡湯時,突然發現有「東西」從天而降,甚至被K到! 瀧乃湯的浴池為日據時代至今的石造浴池,相信泡湯者中很少有人的「年齡」可與它相比,大眾浴池有分男女,入浴泡湯者是赤裸與溫泉做最「親密」的接觸,每人70元,另外,它也有8間的家族池,可供2人使用,每人100元。 瀧乃湯地址:北投區光明路上 星乃湯 星乃湯也是北投的古浴場之一,在日據時代,它是軍方專用的招待所,也是公認溫泉品質最好的溫泉旅館,目前,它的整體建築還是保存日式風,幽雅寧靜,外頭有著漂亮的庭園造景,來到這兒最好不要大聲喧嘩,以免破壞它的寧靜原味。 星乃湯大眾池區分男女湯、每人300元,時限1小時,個人池則是在客房中,時限也是1小時,客房住宿價格為2100及3300元,休息則為1050元及1450元,時限3小時。 地址:北投區溫泉路140號。電話:(02)2891-2121。 吟松閣 建築於1934年的吟松閣,是棟日式木造旅館,上頭覆蓋著歇山式屋頂,幽靜庭園中有石階、魚池、石燈籠、樹木等,構成一幅賞心悅目的山水庭園畫,置身期間心中由然湧起懷古幽情。 吟松閣僅提供食、宿服務,沒有泡湯服務,所以純泡湯客可能要敗興而歸了,住宿價格為3千多至6千多元之間。據悉,目前吟松閣是少數有那卡西表的地方,如果您有機會至吟松閣用餐時,或許可請店家幫忙邀請那卡西前來助興。 吟松閣住址:北投區幽雅路21號。電話:(02)2895-1531。

List of Messengers

Branded:1. MSN2. QQ3. Yahoo4. Skype5. ICQ6. Google talk multi-messenger:7. Unified Messengerhttp://www.eicon.com/worldwide/solutions/UnifiedMessaging.htm?source=google_unifiedmessaging_worldwide8. Trillian(http://www.ceruleanstudios.com/learn/)9. Mirandahttp://www.miranda-im.org/about/10. IMVITE multi-messenger(http://www.imvite.com/down.php)11. Gaim(open source, http://gaim.sourceforge.net/about.php) Our messenger will coming soon! Why? Please keep you head up and...

【Oldies】台中華美街與忠誠街口

桌椅都上了年紀華美街與忠誠街口「Oldies」供酒也供餐;大門是又厚又重的古早味中國門,步入餐廳,微亮的光線中可看到古色古香的家具,恍如進入民國2、30年代,初次前往的客人終於了解Oldies店的命名由來。 Oldies主人孔懷傭是台中市Pub前輩,因個人喜歡蒐藏老東西,讓他決定在台中市開一家以日據時代、富裕人家擁有的老家具主題餐廳,餐廳的蝦料理多樣化,因此又名Oldies蝦類餐廳。店內家具、桌子、沙發看得出上了年紀,部分桌面已凹凸不平,茶几還破了洞,不少沙發手把具流行感,一眼就知道來自早期富裕家庭。孔懷傭說,他的蒐藏非常多,他偏愛深受歐洲影響的家具,他指著牆邊的那架黑色木質的梳妝台,中國與歐風味兼具。他說,他常細細欣賞該家具,無論線條與質感都散發出高雅氣質,很耐看。 老家具是Oldies重要特色,店內的老東西又以燈與鏡子數量最多,店內的光源全仰賴牆壁上古意盎然的壁燈,所有燈都老得可以,店內裝了90多盞,全是來自待拆除的老眷村。在店內聊天的客人,知道店內全是老東西,就因年代久遠更是吸引人,而店內從浴廁到餐廳擺了10多面大大、小小鏡子,造型不一。孔懷傭說,入口左邊那面超大鏡子,是早期公家機關玄關上整理儀容用具,他小心帶回,成了餐廳特殊擺飾,頗具趣味性。

魯迅 Wiki

魯迅〔1881/9/25–1936/10/19〕,中國文學家、思想家和革命家。原名周樹人,字豫才,浙江紹興人。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。青年時代受進化論、尼採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。1902年去日本留學,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,後從事文藝工作,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。 1905-1907年,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,發表了《摩羅詩力說》、《文化偏至論》等論文。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,夫人朱安。1909年,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《域外小說集》,介紹外國文學。同年回國,先後在杭州、紹興任教。辛亥革命後,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、僉事等職,兼在北京大學、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。1918年5月,首次用"魯迅"的筆名,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《狂人日記》,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。五四運動前後,參加《新青年》雜志工作,成為"五四"新文化運動的主將。 1918年到1926年間,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《吶喊》、《彷徨》、論文集《墳》、散文詩集《野草》、散文集《朝花夕拾》、雜文集《熱風》、《華蓋集》、《華蓋集續編》等專集。其中,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《阿Q正傳》,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。1926年8月,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,為北洋軍閥政府所通緝,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。1927年1月,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,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。1927年10月到達上海,開始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。1929年,兒子周海嬰出世。1930年起,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、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,反抗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和政治迫害。 從1927年到1936年,創作了歷史小說集《故事新編》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,收輯在《而已集》、《三閒集》、《二心集》、《南腔北調集》、《偽自由書》、《准風月談》、《花邊文學》、《且介亭雜文》、《且介亭雜文二編》、《且介亭雜文末編》、《集外集》和《集外集拾遺》等專集中。 魯迅的一生,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﹕他領導、支持了"未名社"、"朝花社"等文學團體﹔主編了《國民新報副刊》〔乙種〕、《莽原》、《語絲》、《奔流》、《萌芽》、《譯文》等文藝期刊﹔熱忱關懷、積極培養青年作者﹔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、木刻﹔搜集、研究、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,編著《中國小說史略》、《漢文學史綱要》,整理《嵇康集》,輯錄《會稽郡故書雜錄》、《古小說鉤沈》、《唐宋傳奇錄》、《小說舊聞鈔》等等。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,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、送葬,葬於虹橋萬國公墓。 1956年,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,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。1938年出版《魯迅全集》〔二十卷〕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,魯迅著譯已分別編為《魯迅全集》〔十卷〕,《魯迅譯文集》〔十卷〕,《魯迅日記》〔二卷〕,《魯迅書信集》,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。1981年出版了《魯迅全集》〔十六卷〕。北京、上海、紹興、廣州、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、紀念館等。魯迅的小說、散文、詩歌、雜文共數十篇〔首〕被選入中、小學語文課本。小說《祝福》、《阿Q正傳》、《藥》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。 其二 年表 魯迅年表-1881年 農 曆 八 月 初 三 生 于 浙 江 紹 興 城 內 東 昌 坊 口。姓 周,名 樹...

Nanna's Last Dances at Amira Restaurant !?

Although I'm not in bay area anymore, but I'm sorry to hear that Amira is closing -Nanna's Last Dances at Amira Restaurant. Are you guys hooking up with other joint?...

台灣產的Google人,迷人的公司才能留住一流人才

this article is writeen by 何宛芳 on 8/8/2006, original on Digital Time. Google日前公布了二○○六年第二季的財報,營收高達二十四億六千萬美元,較去年同期增長了七七%,而七億二千一百萬美元的稅後淨利(net profit),更較去年同期的三億四千三百萬,增加超過一倍。又一次,Google打破預期,讓它的投資人笑得闔不攏嘴,Google證明了它讓所有公司望其項背的成長動能。 專家們分析,Google的成長來自於新產品與跨國服務的推廣。為了配合持續飆升的成長速度,Google的組織也像吹氣球般持續膨脹。根據Google向美國證管會提交的文件(SEC filings),從二○○一年底至二○○五年底,Google的員工成長了二一八四%,來到了五千六百八十名員工。甚至有人分析,Google每個員工的產值高達一千九百萬美元的天價。 過去幾年,Google持續向業界挖角,包括亞馬遜(Amazon)A9搜尋公司執行長曼博(Udi Manber)、微軟中國區總裁李開復、eBay先進開發技術總監莫尼耶(Louise Monier)等電腦、網路大老紛紛投效Google,但台面上的不過是冰山一角,有更多不願具名的優秀菁英持續向這個人才磁鐵靠攏。 如同《搜尋引擎觀察報》作者蘇利文(Danny Sullivan)所說,Google「用天才吸引天才」(Talent Attracts Talent)的求才策略的確奏效,但衍生的另一個問題就是,Google到底是用何種能力,讓如此多天才與菁英甘願留在Google持續效命? 獨特企業文化是致命魅力分析家們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各有不同。優渥的「員工福利」早隨著Google公司內的照片,流傳各方,但是Google融入自由精神的創新制度卻也絕對會在他們的列表上。 首先,每個人可用二○%的時間,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。光是這一點,就是讓許多優秀人才難以抗拒的誘因。在專案透明化的Google,所有進行中的專案,都可讓工程師自行挑選。選不到?還可以自行另外開發,做自己喜歡做的事,當然動力十足。 其次,民主開放的風氣深獲員工喜愛。除了用人需要經過「過五關、斬六將」式的密集面試,任何人都無法徇私雇用自己人之外,每年的年度考核與內部晉升也都會交由「同儕考評」(peer review)決定,讓所有人經由同儕的良性競爭,一同成長。 最後,在Google的辦公室裡,沒有絕對的上下關係,不僅員工要對主管負責,主管也有義務對員工負責,這樣的概念表現在每週一次的員工大會上,即使是布林(Sergey Brin)與佩吉(Larry Page),也一樣要接受員工最直接的對話與質詢,至今如此。...

美國-信用風險利差 高收益債
台中 監視器即時影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