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導購網站」推動網路購物新風潮

This article is written by vista on 2007/09/19

根據媒體報導,MIC揭露台灣網路購物將走向「群體智慧購物時代」。網友線上購物將透過社群推薦的評論,作為購買商品的主要參考依據;商家可以透過網路族群之間的認同感,作為網路行銷施力的新方向。

基本上筆者同意這個看法,但其實這並非最新的趨勢,許多先進的國家不但已經落實在電子商務的運用上,比方將購物與社群進行整合(國外稱之為 Social Commerce Social Shopping);甚至就連台灣本地,也有一些非衝動型的網友奉行這樣的邏輯在看待購物這件事。

以筆者為例,去年在採購筆記型電腦之前不但事先上過 PTT BBS的 nb-shopping板和 Mobile01網站去做過功課(瞭解規格與性價比等……),還到PChome線上購物和Yahoo!奇摩購物中心去比價。幾經確認之後,這才做了購物決策,買了現在用得順手的筆記型電腦。

這自然不單單只是筆者個人的行為,現在已經有許多網友懂得採納智慧購物的優點,或許這也是一些網站諸如 Fashion Guide、手機王、Mobile01、癮科技等受到青睞、快速崛起的原因之一。

唯獨購物本來應該是一件愉悅的過程,如果為了查詢商品的規格、比價和其他消費者的評價而奔波,那似乎有點辛苦哦!眼光放遠一點來看,這種購物行為甚至可能對消費者的興致和信心造成傷害。智慧購物的背後,是否需要和四處奔波畫上等號,筆者以為這是相關業界值得思考的地方。

倘若我們將刺激消費、提升銷售績效視為評價網路購物的諸多環節之一,那麼其中一個重要的核心指標,就應該是全面提升消費者本身的購買體驗。而如何刺激購物意願、協助消費決策,乃至於提供安全、便利且愉悅的購物經驗,則是網路購物業者所需面臨的一道課題。

MIC資深分析師周文卿曾建議國內業者可多利用 Web 2.0凝聚網友人氣,並藉由網路連結,包括連結至達人網站或知識網站,讓網友直接藉由其他網友推薦,購買商品。其實這就是「導購」的概念,雖然在臺灣比較少聽到這個名詞,但「導購」這個觀念在中國大陸卻普遍被流傳和使用。甚至對岸的朋友們開始習慣以「導購員」的禮遇頭銜來尊稱店員和推銷者。

從字面上來看,所謂的「導購」即是引導消費者找到想要的東西,進而促成購買的過程──無論是房屋仲介的從業人員協助欲購屋者找屋、看屋,最後完成房屋買賣的交易;抑或在零售業,由推銷員恰如其分的講解商品特色、功能(但不過度推銷,而輔以感性和理性的訴求),並嘗試解除消費者心理的種種疑慮,最後幫助消費者購買到屬意的商品。以上所舉例的協助消費者購買之過程,都可嘗試以「導購」的範疇來詮釋和著墨。

根據統計,全台上網人數已突破一千五百萬,而其中又有數百萬網路用戶有網路購物的習慣和行為。各種產業的業者若能適當導入「導購」的概念,同時提供最直接、明確以及值得信賴的商品資訊,協助消費者解除心中的各種疑慮,並藉此進行購物決策。如此一來,不僅能夠讓消費者節省時間和心力而順利完成購買商品的過程,也可提昇銷售者的績效與口碑。

畢竟「導購」的任務並不是只有完成銷售工作和滿足消費者的購物體驗而已,最重要的是要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口碑效應!而「口碑行銷」,往往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力的傳播。

最近,已經有一些網購業者和網路公司開始思索「導購」的威力和樂趣,希冀透過一些Web 2.0的邏輯來建立導購網站,並以推薦、分享和評價的機制來幫助消費者確立購物意向,進而找到喜歡的商品。總而言之,多替潛在顧客用點心,便可以為消費者創造一點幸福的體驗──導購網站的崛起將為網路購物帶來一波新風潮,且讓我們拭目以待!